top of page

【Futurus 文章】安老2.0:年齡只是一個數字

2021年11月29日星期一

圖1之1 - 積極人生——78歲才成為美國總統的拜登也defy aging . . . . . . (法新社)

【明報專訊】可以經歷年老是一種福分。


古時「老」是智慧的象徵,只有老人才能夠把文化、歷史記載下來。不難發現,最年長的人都擔當部落或家族長老和領袖角色。時移世易,醫療進步和教育普及,人類健康和壽命都得以提升和延長。根據聯合國統計,人類平均出生預期壽命於1950至1955年期間約47歲,事隔約65年後(即2015至2020年),人類平均出生預期壽命已經延至72歲。數據又顯示,2018年全球年長人口比嬰幼兒人口多,為歷史以來首次。當今我們面對社會老齡化這個情况是前所未有。


新生代對「老」看法負面

然而,長壽為社會帶來了跨代隔膜。最近走訪了幾間中學,以樂齡為題材,與學生分享「高齡化與我」。「老」對每個人的定義都不一樣,當問到學生認為幾多歲才算老,大家都有不同反應;有說20歲便是老,大多回答60歲才算老。「老」讓學生們聯想起「白頭髮」、「腦退化」、「廢老」等字眼,印象都偏向負面。我想這是因為正值青少年期的學生甚少觸及老齡化議題,對「老」感到陌生與遙遠。


更有趣的是,大部分學生都不與祖父母同住;這和我這個80後有點不同,我和身邊朋友都曾與祖父母生活,是公公婆婆「湊大」的一群。我還記得中四一個晚上,婆婆因心臟起搏器有毛病,突然在家暈倒,讓我第一次感受到死亡的可怕。後來婆婆於家中跌倒、被送到院舍等事情,都讓我貼身地體會婆婆經歷的身心靈改變,令我對年老有更深感受和看法。

事實上,大家對「老」都有一種距離感。這種距離感可能是因為我們認為「老」與自己無關,甚或拒絕「老化」過程。很多時候家中長輩生病,需要24小時專業護理時,大家才會覺悟長輩 「突然」變老。


76歲開始學空中瑜伽

老齡化是每個人必然經歷,只是大家經歷時間不同。我們身邊總有家人、朋友正面對老化帶來的影響。我的母親積極地活出自主人生,依然活躍參加跳舞比賽;身邊有長輩76歲才開始學習空中瑜伽;78歲才成為美國總統的拜登也defy aging(向老齡化挑戰)。這些都令我相信年齡只是一個數字,「老化」取決於自我看法和認同感。當現今人類能活到80歲,甚至120歲時(全世界最老的人瑞活到122歲),究竟幾老才是老?


醫學進步延續人類壽命,更多人踏入人生第三齡,他們所追求、所嚮往的都有所不同。我們要重新審視「老」的定義,跳出現有框框,作出改變!


原文轉載自:


bottom of page